首页>> 信访广角>> 文艺沙龙
信访干部之歌
发布时间:2023/04/28  访问量:

乡村民调员


把那些破碎的日子交给我 —— 让我抽一缕太阳的彩线,剪一片清澈的月光,缝缝补补,描绘美丽的人生;

把那些沉沉的雾霭交给我 —— 让我以明媚的春阳,清爽的夏风,驱散迷雾,迎迓晴朗的天空。

我是一名乡村民调员,为了故乡的帆影沐浴金色的祥和,永不沉落,

为了每一个日子里都拥有灿烂的阳光和欢乐的歌声,我愿意 ——

愿意是一盏灯,挂在小村宽阔的额头,照亮庄户人心头的阴影;

愿意是一道泉,沿着心灵的走向,滋润一片片绿色的希望;

愿意是一头牛,拉着信念的拓荒犁,耕耘一页页美丽的风景......

让我轻轻地,轻轻地掩上一扇扇不眠的窗口,用真诚拭亮一双双忧郁的眼睛。

如果你的心头缺少温暖,我就送你三月的春风,

如果你的生活失去了歌声,我就送你美丽的百灵,

像庄户人渴望久旱的甘霖,我把满腔的热忱和执着的追求,洒在田间小径,洒在街头巷尾,洒进一个个朴实的家庭,

像焦裕禄亲切地唤一声“我是您的儿子”,为了庄户人的日子不遭风沙的肆虐,甘愿化作一片蓊蓊郁郁的泡桐。

我是一名乡村民调员,曾在铁锤和镰刀的旗帜下高高举起的手,

拿起一把弯镰,刈除人们心头丛生的荒芜,

举起一柄铁锤,在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一座七彩虹。

站着,我是一株不老的苍松,为百姓承受风霜的压抑,

倒下,我是一方平坦的青石,为小村铺设长久的安宁!


那副老花镜


信访干部大都上了岁数,大都备有一副老花镜,

戴上这副老花镜看得清、辨得明,行得端、走得正,风里来雨里去,风风火火走成了一种精神。

这副老花镜后面,是一双温和而执着的眼睛。

对老百姓那些被称作鸡毛蒜皮的小事,他要听要问要较真儿,

对那些贪赃枉法、胡作非为的腌臜事,他要一竿子插到底,不弄个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,决不善罢甘休。

他曾经不止一次拍过桌子,每一次他都拍得光明磊落,理直气壮。

那一次,因举报基层的问题,一个后生遭受乡里村里的打击报复,蒙屈含冤大半年不敢归村,

接访后他愤怒了,兜里揣着这副老花镜直奔乡里,

乡官们对他“不感冒”,他桌子拍得山响:

“老百姓是咱头顶的一层天,脚踏的一方土,谁做了违法乱纪、损害群众利益的事,天地不容!”

回来后,他戴着老花镜连夜写呀写,直写到雄鸡一唱天下白。

第二天,他一头闯进县委常委会议室......

最终违法违纪者受到了惩处,那后生也安安稳稳回了家,

他摩挲着这副老花镜,紧皱的眉头舒展了。

 

这副老花镜后面,是一颗坦荡而赤诚的心。

这些年,随着改革力度的加大,上上下下事体多,方方面面矛盾也不少,老百姓上访告状不断。

吵声骂声哭闹声,他声声入耳;

好事歹事糊涂事,他事事关心。

常言道:宰相肚里能撑船,

他却说:咱做不了宰相,可做这信访干部,肚子里也要撑得下船,跑得开马 ......

戴着这副老花镜,他的话语是把开心的钥匙,用真情和执着打开那些锈迹斑斑的心锁;

戴着这副老花镜,他走村串户,奔奔波波,在党心和民心之间架起一道彩虹桥。

他和他的同志们是一粒粒小小的石子,铺成一条平坦而坚实的路,迎迓东方喷薄欲出的朝阳;

他和他的同志们是一颗颗普通的铆钉,铆接每一根枕木每一个日子,让共和国飞驰电掣的列车驶入新时代的曙光......

 

透过一面面信访窗口,我们看到了一种精神——

一种忍辱负重、吃苦耐劳的精神,

一种默默无闻、乐于奉献的精神,

一种为民请命、上下求索的精神。

这是信访室内老花镜们的精神,我要高声赞美这种精神!

 

信访室的窗口


打开这面窗口,黄土地的民风扑面而来。我们很久没有这样透彻地呼吸了——这清新而朴实的风啊!

打开这面窗口,我们才能看到党旗上那把镰刀是怎样收割成熟的季节,那柄铁锤是怎样锻造多彩的生活;

打开这面窗口,我们就会深深懂得受伤的征帆期待重新升起,断裂的日子需要心灵焊接 ......

打开这面窗口,我们还会看到明媚的阳光和沉重的阴影 —— 

是谁在田间地头,深入民众之中长成一杆朴实的红高粱?

是谁盘结一张肮脏的网,贪婪吞噬人们的血汗?

让我们从一叠叠厚厚的文件里抬起沉重的头,让我们从烟雾弥漫的会议室里走出来吧——

这面窗口一声声真切地呼唤我们,

呼唤我们认真倾听风声、雨声、镰声、锤声,

呼唤我们以人民公仆的身份走进黄土地多声部的合唱!


沿着这面简陋的小窗指引的方向,

我们继承老传统、老作风,用坚实的步履测量民情。

这样,我们才能在这面窗口下,

果断地剜除肌体上的恶瘤,驱散前进中的迷雾,

把党心和民心紧密地融在一起,汇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。

通过这面窗口,我们把根深深地扎进广袤的土地,就能够实现一个伟大的图腾 —— 

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!


【作者简介】刘琪瑞,男,山东郯城人,生于1966年8月。现任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四级调研员,曾任郯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、县文联主席。对信访工作具有深厚感情,1991年5月至1998年12月间,先后郯城县信访办公室、县信访局工作,任秘书、办公室主任热爱文学创作,在国内100多家报刊发表文学作品150多万字,已出版散文集《那年的歌声》《乡愁是弯蓝月亮》和小小说集《河东河西》



©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省信访局  网站标识码:3700000096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纬一路482号    联系我们
网站备案/许可证号:鲁ICP备09015768号-2

鲁公网安备 37010302000849号


建议使用1024×768分辨率 IE7.0以上版本浏览器
网站访问量:   |  繁体中文